广东省社会组织公示
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
2019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年9月24日

单位名称: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

登记证号:51440000MJK802463M

成立时间:2017-08-31

性 质:社会团体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六、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2019年度业务活动情况 一、我会成为全省科技社团第一批成立党支部的单位,我会党支部归属省科协广东省科技社团党委直接领导,加强党对协会的全面领导,统揽协会各项工作。 二、我会高度重视基础性工作建设,打造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社会组织。1.为加强协会制度化基础建设,已通过并形成一系列共二十项以协会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新增《项目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党支部工作条例》《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制度》等一系列党支部党务工作相关制度等,通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社会化、市场化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2.加强协会实体秘书处的运作,高效、务实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我会完成大量推荐科技奖励、评选和项目提名工作,全心全意为会员科技服务。 四、以科技引领发展,大力推进组织建设发展,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合作,三家单位共同成立了“钟世镇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华南农业大学成立了全省首个“3D打印技术及应用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了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华南农业大学科技服务站,成立了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科技服务站,整合优质资源,推动3D打印医疗快速发展及普及。 五、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参与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我会先后成为“粤港澳视觉健康创新联合体”发起单位和副会长单位,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理事单位。 六、建立3D打印科技工作者之家,搭建更具影响力的人才平台。截止2019年底,我会着力打造的“广东省3D打印科技工作者之家”已汇集来自省内各地市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院校师生及从事3D打印的企业人员近80人,通过制定标准,规范科技工作者行为,协会将继续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创新平台。 七、用学术领航,我会开展了首届“黑格学术创新杯”3D打印论文征集与评比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论文108篇,最终评出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13名,获奖率达30%,我们将集结所有获奖及优秀作品,在今年底编印《2019年“黑格学术创新杯”获奖及优秀3D打印优秀论文集》,共计20万余字。通过这次活动,全面提升了3D打印行业的发展质量,促进3D打印企业交流与合作。 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2020年度工作计划:协会秘书处已征求了各理事单位对明年工作的建议,形成了2020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自身基础性工作建设,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固本强基,提高协会依法自治水平,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努力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社会组织。1、加强协会党支部建设,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工作成为协会发展的红色引擎,发挥党建强会功能。2、构建我会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3、创新我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4、保障我会改革发展方向。 二、把制度建设贯穿协会管理的全过程,严格执行协会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完善协会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制度建设。 三、加强协会人员建设和职业化建设,壮大协会工作人员团队,向社会增加招聘专职工作人员。 四、抓好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共享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提供全方位互动、信息交流平台。 五、发挥协会的优势和强项,高效、务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好为会员单位申报各类科技奖项和各类申报项目工作,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六、2020年,本会将在做好基础性建设和服务的前提下,继续为会员单位申报各类奖项,做好各类奖项的提名和项目推荐工作。 七、整合全省3D打印各方面资源,大力推动广东省内科技服务站建设和协会分支机构建设,拟成立多个科技服务站及分会。 八、着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创新科普宣传方式,面向社会重点科普3D打印技术与应用。2020年,协会拟计划开展一场3D打印科普知识方面的竞赛活动,面向社会各行各业普及3D打印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九、加强与社会、与会员单位合作,不断拓展协会业务职能。
补充材料
DOCX
DOC
Temp_XSstnb2019_ActivitiesPlanDesc_V1